在求是西湖大讲堂开讲的前一天,主讲人仇旻又完成了一个半马,整个9月的跑量超过了150公里。
正如他在讲座中所说,科研与长跑,他之所以对这两件事都有着无限的热爱,可能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共通之处——在孤军奋战中与自己较劲。
近日,求是西湖大讲堂迎来第四讲,曾任求是科技基金会“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”遴选委员会评委的西湖大学光学工程讲席教授、副校长仇旻,围绕“基于光子和电子的微纳加工技术的研究”这个主题,介绍了他的团队在过去20年中开展的研究工作。但更重要的是,如同过去每一讲,主讲人在专业学术报告之外,都会和大家分享自己作为一名科研人的心得。
我们从仇旻与现场师生的问答中,整理出三个关键词。关于科研、关于师生、关于创新,希望能解答年轻学子和青年科学家心中的一些迷茫与困惑。
关键词一:找准自己的节奏
作为西湖大学副校长,同时有一个特别大的课题组要管理,还要兼顾长跑的爱好,仇旻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?
我从2015年开始跑步之后,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。我通常隔天跑10公里,平均下来每天比别人多“浪费”半小时,但半小时的运动可以让我一整天都精力充沛。跑步的好处毋庸赘言,但我从跑步中也悟到了一点关于时间的道理。
时间永远在那里,上天最公平的是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
我一度觉得,“快”就是好的。有一次,我和校长施一公等西湖大学跑团的成员约好绕西湖跑一圈,这是跑团第一次集体活动,所以很兴奋,前面几公里冲得特别快,但5公里以后就开始掉速,中间有一段特别难受,最终勉强才跑到终点。
通过这次跑步,我深切地意识到,当一群人一起往前奔跑,一定会有人快、有人慢,不要急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,匀速坚持到终点也远比一开始跑太快,却不得不中途放弃要好得多。
从某种意义上,做科研也一样——它更像“孤军奋战”,是与自己的一场永不停止的较量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只要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往前走,无需和别人比,也不必在意一时的快慢。
关键词二:把学生当成搭档
到今年为止,仇旻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的教龄已经20年了。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,如何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的团队,团队成员遇到困难该如何开解?仇旻的答案非常简单。
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一样,成熟度也不一样。遇到目标非常明确的学生,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那是导师的幸运;但多数学生会比较迷茫,他们对科研有兴趣,但不知道方向在哪里,或者遇到困难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。
面对这种情况,我要做的不是去指责学生,而是去看他们有没有在努力,目前进展到哪一步了,是不是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……我始终相信,学生总有一天会做出一点成绩,哪怕某个课题的结果是失败的,但至少也证明了这个方向走不通,需要换一条路继续尝试。
正因为如此,我很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。导师与学生的关系,不是上下级布置工作任务那么简单,我们是一对“couple”,是搭档,是共同研究者。我不仅想知道他们在科研上的想法,也希望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和规划,甚至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。所以,无论其他工作再忙,我也一定会参加课题组每周的组会,同时每个月与每一位学生、每一位博士后进行一次一对一的长谈。
每个人一生的有效工作时间大约是40~50年,而博士生通常跟着导师工作五年,也就是一生有效工作时间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,这是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。既然决定彼此要花五年这么长的时间一起度过,我们就是彼此的家人,要有足够的沟通交流,才能走得长远。
关键词三:创新需要从积累开始
创新的定义是什么?创新一定是从零开始的吗?仇旻不这么认为。
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,做出一项创新的工作,没有过去长期的积累作为基础是不太可能的。
任何一项研究,最初往往是在读博阶段的科研工作基础之上继续拓展深入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导师也许会提出某个想法比较新,可以尝试一下,但是这种创新的尝试实际上是基于前人的成果。
虽然我们身处科研这个以创新为“本命”的领域,也千万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,不要在基础积累不足的情况下贸然跳到其他领域,更不要以为创新就是完全地独辟蹊径,搞一个“空中楼阁”。
记得牛顿说过,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的话,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从这个角度讲,当你开展一项研究,既要兼顾已有的基础,又要对可能的新概念、新思想抱有开放的心态和探索的精神。如果手头的工作挺有意思,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尝试一些学科交叉的新方向,我经常鼓励学生去找不同学院的室友、朋友聊天,看看有没有合作拓展的可能。
转载:西湖大学